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法文化 >> 政法征文
赔偿问题起纠纷 网格员调解化干戈



【信息时间:2024/9/6  阅读次数:【我要打印】【关闭】

    “太感谢你们了,避免了我们双方直接的冲突,更避免了走法律途径的复杂过程”,居民刘阿姨握着网格员徐艳的手露出了笑容,徐丰社区网格8的一家餐饮店的店主李老板也拿着调解协议书开心的笑了。听到居民感谢的话语,看到居民满意的笑容,网格员徐艳和微网格员沈洁相视一笑,两人深深体会到做好网格工作的重要性和荣誉感。这是9月2日下午在社区调解室里发生的和谐一幕。

    刘阿姨退休后成为了餐饮店店主李老板雇佣的一名送餐员工,每天负责送餐到客户处。7月28日中午12点半左右,刘阿姨像往常一样送完餐,驾驶电动三轮车返回店铺的途中,不幸摔倒,造成锁骨骨折,被紧急送往医院进行了手术治疗,前前后后花了两万多元,十几天后终于出院。出院后双方就陷入了赔偿金额无法达成一致的死循环之中。

    8月30日刘阿姨再次上门与李老板争吵的过程中,正好被正在巡查的网格员徐艳和微网格员沈洁遇到,看到双方情绪较为激动,并相互指责。为避免矛盾升级,两位网格员赶紧把他们分别拉开并进行情绪安抚,让他们冷静下来好好协商。现场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并征得他们的双方的同意后,网格员徐艳约他们9月2日下午到社区调解室进行调解。

    调解室里,网格员首先让双方把事情经过进行了详细的讲述,在充分了解问题情况和双方实际诉求后,网格员通过电话与杨舍镇司法所和社区法律顾问取得联系,获得了相关的政策和法律知识的支持。随后网格员分别与双方当事人进行了谈话,网格员分别站在当事人与对方的角度,把通过协调和走法律途径等方式来解决这次赔偿纠纷所涉及到的利与弊,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分析的清清楚楚,站在中间人的角度不偏不倚地居中调解。最后经过多次反复磨合后,最终确定了双方都能接受的赔偿金额,并现场签订了《人民调解协议书》,现场进行了转账后,双方握手言和。从“怒气冲冲”到“喜气洋洋”,又一起矛盾纠纷,因网格员的介入得以有效化解。每一次把居民棘手的纠纷化解在“家门口”的案例,都更加网格员们坚定做好网格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只有真心实意当好群众的“贴心人”和“和事佬”,基层治理有力度、有温度、有高度。

    矛盾纠纷的顺利化解,彰显了司法与网格融合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的强大作用,徐丰社区将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为抓手,不断完善“网格+普法”“网格+调解”等模式,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