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丰镇海坝村,碰到家庭矛盾、邻里不和,宅地纠纷等“疑难杂症”时,村民都会不约而同的想到一个人——原海坝村村主任孙桂清,2010年,孙桂清从南丰镇海坝村退休,然而他退而不休,利用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加入到海坝村专职调解员队伍中,一干就是14年,十多年来,孙桂清一默默扎根基层,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在平凡的调解岗位上发光发热,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贡献个人力量。
在调解工作中,孙桂清总是急当事人之所急,想当事人之所想,解当事人之所难,热情接待每一位当事人,认真分析每一个案情。2023年10月,村民陈某和何某找到孙桂清,希望他能出面调解一下家里的家事,子女们为这件事已经吵得不可开交了,每个人态度都很强硬,不肯让步,陈某告诉孙桂清,他和老伴的老房子拆迁了,现在分到一套安置房,他一共有4个子女,现在4个子女对这套安置房的分配各有各的意见,每次一坐下来讨论这个事情,到最后都是不欢而散,陈某也是为此急的日日睡不着。得知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孙桂清一边安抚老人放宽心,保重身体,一边积极约谈4个子女,以解决老人财产问题为主要方面,对当事人进行开导与梳理,希望大家能换位思考,也希望子女能遵循老人的想法与意愿,最终,在孙桂清的多方调解下,双方就日常照顾看护、就医费用分摊等问题,商讨了一套双方满意的解决方案,成功化解了一场家庭纠纷。
翻开孙桂清的工作记录本,上面密密麻麻记载了他的调解心得,几十年的调解工作中,他摸索总结出了精准施策,对症下药的调解工作方法。他告诉年轻人:“调解工作一定要认真分析案情,找准矛盾点,然后对症下药,要坚持公平公正和苦口婆心相结合,公平公正是原则和底线,苦口婆心是态度和方法”。
近几年,为筑牢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海坝村以“内部培育+外部援助”的方式,建立“以师带徒、以老带新”的人民调解员队伍培育机制,不断提升矛盾纠纷专业化调解队伍的能力水平。2024年3月,网格员黄小春正在辖区巡查,接到村民王某的求助电话,称因老人赡养问题,与家中几个兄妹发生争执,希望村里能够出面帮忙调解。黄小春在了解了全部事情经过后,第一时间向专职调解员孙桂清请教,随后两人一起来到当事人家里,从情和理出发,缓解兄妹几人的激动情绪,告诉他们:“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含辛茹苦把你们抚养长大,现在他们年纪大了,换你们来赡养老人了。”最终,兄弟姐妹们达成一致,父亲还是由兄弟两人负责日常照顾,姐妹两人则承诺一有时间就会多回来陪伴父亲,一场亲情风波因为调解员的及时介入得到了圆满化解。
孙桂清常说:“别看这些事情虽小,但如果不及早处理或处理不好,就会酿成大事,甚至发展成治安、刑事案件,不仅会伤了邻里间的和气,影响乡风文明,严重了还会影响社会稳定”。
现如今,已70岁高龄的孙桂清仍然奋战在基层调解工作的第一线,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定纷止争,为社会稳定与和谐作出积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