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杨舍镇)江南社区,以党建为引领,深耕基层治理,不仅细化了“微网格”划分,还积极推行“微调解”机制,探索出一条“微治理”的新路径。这一模式确保了居民的需求得到及时响应,增强了居民的幸福感,为辖区稳定筑牢了坚实的基石。
开设“微课堂” 法治宣传全覆盖。“除了按时支付工资,用人单位在薪资方面还需承担哪些责任?”“若雇主未获合法经营资格,其拖欠的农民工工资是否受法律保护?”这些贴近农民工实际的问题,在江南社区的普法活动中得到了详细解答。通过网格员与法律明白人的生动讲解,结合案例分析,以浅显易懂的语言普及了相关法律法规。互动环节更是激发了工友们的参与热情,不仅增强了他们的法律意识,也提高了普法工作的实效性。
“我们的‘法治微课堂’是‘点单式’教学,居民有什么问题,我们就结合问题讲解法律知识,既增强了群众学法兴趣,也提升了普法实效。”江南社区党支部书记徐宇洲表示。
“法治微课堂”不仅是群众学法的有效载体,更是“法律明白人”培训的主阵地。江南社区利用“法治微课堂”积极开展法律明白人集中培训,邀请社区民警、社区法律顾问结合身边人、身边事讲解社区常见法律知识,传授调解技巧。在具体实践中,“法律明白人”主动深入居民家中,积极参与“民法典宣传月”“农民工普法活动”“安全生产”等系列活动,引导居民感受法治、认同法治、接受法治。
划分“微网格” 长效治理精细化。“陆阿姨,我们新航花苑27幢2单元有人把电动车推进电梯上楼,安全隐患很大,您能帮忙协调一下吗?”面对居民的求助,微网格员陆丽萍迅速响应,不仅及时上报网格长,还亲自上门宣传消防安全知识,成功劝阻了违规行为。这仅是江南社区“微网格”管理机制下,微网格员就地解决居民难题的一个缩影。
江南社区以做优、做实“微网格”服务管理为抓手,持续完善“微网格”治理体系,通过“网格员+法律顾问”等多方联动助推基层治理效能提升,走出一条寓治理于服务的联动创稳新路。“有事找网格员已成为江南社区居民的口头禅。”江南社区网格长李娟介绍,“微网格”是基层治理体系的“经纬线”,作为群防群治力量的补充,网格员对辖区底数清、情况明,在纠纷预防化解上发挥了很大作用。江南社区划分了12个微网格管理体系,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的社会治理全域覆盖模式。
开展“微调解” 确保矛盾不上交。前不久,随着小区物业负责人与业主代表的和解,近半月的一起纠纷调解画上圆满句号。原来,东尚雅苑物业与多数小区的业主因封窗方案不统一发生纠纷。为尽快化解纠纷,江南社区联合派出所社区民警一起调解。在调解现场,双方态度十分强硬,调解一度陷入僵局。面对困难,社区调解员本着公平公正、合理合法的原则,耐心调解,最终促使双方握手言和。
“像这样矛盾就地化解的事例在江南社区还有很多。社区一级矛盾纠纷少了,社会也就更加和谐。”江南社区党支部书记徐宇洲介绍,江南社区辖区内小区多、人口多,各类纠纷频发。面对诸多矛盾,江南社区不断完善信息收集、问题发现、限时办理、协同处置、结果反馈等矛盾纠纷闭环处置链条,有力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
近年来,江南社区坚持精准服务,创新拓展“微服务”“微管理”等一系列“微自治”融合模式,使群众的烦心事在家门口解决。社区还通过与派出所、城管等部门的横向联动,优化整合普法、调解、法援等公共法律服务资源,推进“一站式”多元治理体系建设,实现了从“各管各”到“一起办”的转变,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多元治理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