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张家港市乐余镇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构建起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格局,为基层平安建设和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坚实力量。
一站式平台,激发解纷新活力
“多亏了矛调中心,拖欠我们的工资终于到账了!”一个月前,张某等人来到乐余镇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申请调解,反映某建筑公司拖欠他们工资迟迟未支付,期间多次向公司催讨未果。乐余镇矛调中心很快联系了相关部门及双方当事人面对面调解,通过积极沟通、释法明理,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约定欠款在30天内全部付清,一场工资拖欠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乐余镇建成“1+25”镇村两级综治中心体系,实现人员、功能与治理效能的高度集成。通过搭建“镇-村(社区)-网格-微网格”四级网格管理架构,并遵循“1+3+N”模式强化网格队伍建设,构建起一个统一指挥、扁平高效的基层治理网络。此外,在张家港市范围内率先实现镇村两级矛调中心(工作站)全覆盖,并在镇矛调中心配备心理咨询室、人民调解室、“乐睦家”律师服务站等功能室,切实满足群众多化元需求。
多元化调解,激活解纷新动能
乐余镇坚持“线上+线下”双轮驱动,充分运用12345热线、网格微信群、信访窗口等渠道,全面收集群众诉求和矛盾纠纷信息。通过综合运用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以及法律服务和心理服务等多种手段,实现矛盾纠纷的快速响应和有效化解。
今年来,乐余镇累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462件,其中重大矛盾纠纷21件。同时,将法律援助服务融入基层大治理,灵活运用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保障,累计受理各类法律援助咨询120人次。
家门口化解,培育解纷新力量
“感谢小许,我能继续看病了……”前段日子,永利村人民调解员许冬琳收到燕女士寻求帮助。原来,燕女士因患病每月需看病吃药,自己没有收入来源,丈夫又拒绝支付其就医费用,两人起了矛盾。许冬琳详细了解情况后,认真梳理了其中症结,对其丈夫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法,最终燕女士丈夫同意支付费用,成功化解了家庭纠纷。
乐余镇不断延伸矛盾化解触角,在各村(社区)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并加强“治安楼道长”“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全面推进“三官一律”进网格,将法治力量下沉到基层一线,围绕矛盾纠纷化解、法律咨询服务、网格员业务指导、普法宣传活动等开展工作,形成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强大合力。
此外,通过打造“桂香小院”“乐海幸福邻”“老李工作室”等群众协商议事平台,畅通沟通反馈渠道,让群众在协商中凝聚共识,在参与中感受治理的温度,共同守护家园的和谐与安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