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中,只有在服务群众、探寻治理现代化新路径上下功夫,才能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和能力。后塍街道塍德社区坚持以党建引领,文明发展,基础建设为总基调,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切身问题,切实提升社区群众安全感、幸福感、满意度。
一、优化党建引领,完善治理“联动力”。作为纯拆迁安置社区,居民以多村户籍,新市民聚合,人群架构复杂多样。后塍街道塍德社区党总支围绕“在塍德度过幸福一天”这一目标,以“海棠红﹒幸福里”建设为重要抓手,探索“以优解忧”治理模式,以“家立方”党群服务中心串联“解忧格子铺”、“幸福号”小火车等阵地,提供影音放映、儿童娱乐、趣味阅览、便民空间等全方位服务;创建“三谈一汇”议事平台,优化构建“解忧夜谈议琐事、青年会谈议难事、议事月谈议实事、协商诸葛汇共识”自治体系,赋予居民充分的“话语权”,激发居民参与性和积极性。开展“解忧夜谈”,社区党组织“重心下移”,以拉家常的方式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给居民答疑解惑;对于夜谈解决不了的问题,分门别类交由青年会谈和居民议事会;组建由物管会、志愿者、物业、蹲点部门负责人、共建单位等组成的“协商诸葛汇”,商议解决增加公共停车位,公共停车棚,建设休闲座椅,整修监控设备等共性问题,切实为居民排忧解难,实现组织引领、社会协助、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二、优化文明发展,抓好培育“新生力”。后塍街道塍德社区通过“队伍融合”与“联盟格局”双提优,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精神文明素养。积极发挥居民能动性,结合“家训”,“绿色”、“书香”为主题的多元文化,开展“美丽楼道”创建工作,将手电、针线、雨伞整合打造常用物品“共享柜”;探索“抵偿+”公益,盘活社区闲置场地,通过场地置换服务,增设低价理发,缝纫等服务,给予居民“家门口”的便利;培育“塍文明”、“塍愿益+益”等8支志愿者分队,特别增设送餐便民志愿服务,做到居民需求在哪里,志愿服务就跟到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社区还免费提供摊位给居民售卖闲置物品和手工艺品,不仅盘活了居民家里的闲置资源,还带动了周边商家的经济,让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赶集”,感受浓浓的“烟火气”。不仅提高社区居民参与文明创建热情,也推动形成文明社区的浓厚氛围。
三、优化需求配套,提升治理“源动力”。“现在乱停乱放问题有了很大的改善,生活安全感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塍德二区居民王老师对新建充电桩的使用非常认可。社区增设了20个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点位,各点位分散于二区33幢全域范围,充电点位新增984个充电口,可容纳1000辆左右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结合前期已投入使用的14个点位,实现了“一楼一处”的理想配套;社区还注重资源的整合和利用,针对部分监控损坏等基础设施点位,社区积极联系上级部门实地踏勘,研究整改方案,对机房软件、延伸线路、外设硬件等关键部分80余处进行逐项排查,整修工作持续开展,有效推进。基础需求配套的改善提升,不仅激发多方参与的治理活力,也提升了社区生活品质。
在探寻基层治理最优解的过程中,后塍街道塍德社区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挥党建的指导作用,营造干群共治的良好氛围,实事求是为民解决“心上事”,实现邻里共享好“塍”光,铺开生活幸福路的美好愿景。
|